首页 | 中国科学院
中科院乌兰敖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作者:songcy 来源 : 中科院 时间:2014-04-17 字体<    >

D:\台站联盟\宣传册\荒草联盟宣传册资料2014\沙地站-3\乌兰敖都站\其他图片\科尔沁沙地疏林榆树植被(乌兰敖都地区) (Sparse Elm woodland in keerqin Sandy Land).JPG

 

乌兰敖都站始建于1975年,2000年加入国家林业局荒漠化监测网络,2013年加入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联盟。现有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高级试验师1人,助理研究员和工程师3人,研究生7人,客座研究人员7人。

乌兰敖都站属于我国半干旱风沙区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站点之一。乌兰敖都站通过长期定位实验研究与示范,形成一整套规范的生物固沙配套技术,建成国家级沙地综合整治与植被恢复示范区,为我国东北部荒漠地区的荒漠化防治、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模式。我们在科尔沁沙地的科研业绩和示范建设得到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地方林业部门等多方面肯定。特别是中央电视台、辽宁卫视、中国科学时报、赤峰日报和辽宁日报等媒体机构对我们的科研工作做了大量正面报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魏殿生等先后视察乌兰敖都站,并对试验站在荒漠化防治和沙区经济发展示范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目前乌兰敖都站已与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和著名学府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

地理位置:站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兰敖都地区,西拉木伦河流域。地理坐标为北纬43.02°、东经119.39°,海拔480m

区域代表性:荒漠草原

环境特征:大陆性气候中的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年平均气温6.1,年平均降水量284mm,大于5积温3200度,无霜期约140d,年日照时数约3000h,土壤为风沙土、草甸土和盐碱土,植被以小叶锦鸡儿、沙蒿和芦苇等为主的沙生旱生植被,以及以羊草、野古草和大油芒等为主的草甸植被。

研究方向:沙丘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荒漠化防治生态工程、荒漠-草原系统生态水文过程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荒漠植物多样性与植被恢复过程机制和格局、荒漠-草原生态系统荒漠化趋势监测和评估、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过程。

承担项目:5年承担各类国家科研课题18项,累计资金1275万元,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973项目专题、中科院科技扶贫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国粮农组织项目以及中日国际合作项目等。

发表论文:5年发表论文37篇,其中SCI论文14篇。主要发表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如《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rid Land, Journal of Hydrological Engineering

数据积累:1981-至今,气象数据;2003-至今,围封草场、退化草场、灌木林地、乔木林地、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等样地的植被调查数据,土壤水、地下水位、风蚀风积监测数据,以及乌兰敖都地区的沙尘暴监测数据等。

基础设施:现有仪器30余台(套),包括土壤湿度中子探测仪、高频湿度传感器、SG-1沙尘暴沙尘采样器、KC-120HTSP沙尘暴浓度采样器。现保存有土壤样品50份,植物标本263份。

 

DSC02146.JPG

 

 

 

仪器设备

实验样地:建有样地8块,包括水量平衡场、生物固沙试验地、围封草场样地、穿沙公路固沙样地、沙丘区植物多样性样地、沙地榆树疏林样地、碱化草场改良样地、沙化草场土壤改良样地。

流动沙丘草方格固沙样地

沙地榆树疏林样地

水量平衡观测场

D:\台站联盟\宣传册\荒草联盟宣传册资料2014\乌兰敖都站\ppt中图片\DSC09479.JPG

退化草场土壤改良样地

沙地土壤养分沉降试验样地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站长:
蒋德明
通信地址:
辽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邮政编码:110016
联系电话:024-83970339
电子信箱:jiangdeming@iae.ac.cn

版权所有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野外站联盟
联系人:宋创业 联系电话:010-62836633 Emai:songcy@ibcas.ac.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