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勒站始建于1983年,2003年加入中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ERN)。现有研究员6人,副教授3人,助理研究员5人,研究生20人,客座研究人员2人。
策勒站位于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属极端干旱区,年降水量50mm左右,年蒸发量3000mm左右,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陆地生态系统中极具独特性和典型性。建站以来,策勒站为我国干旱区荒漠生态系统修复、荒漠化防治、沙区人居安全保障等提供科技支撑和模式示范,科研成果与示范效果已得到国家、地方、行业部门等多方面的肯定。近年来,全球环境基金气候变化适应战略和运营秘书长Bonizella女士、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孙鸿烈院士、中国科学院秘书长柯岩、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副局长冯仁国先后到策勒站考察指导,并对策勒站在荒漠化防治等方面的科研和示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此外,通过项目合作、人员互访等形式,策勒站已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
地理位置:策勒站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境内,站区面积50hm2。地理坐标80°43‘45“E,37°00’57”N,海拔高度1318.66m。
区域代表性:荒漠草地
环境特征:气候类型为暖温带极端干旱气候,年降水量35.1mm,年蒸发量达2595.3 mm。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23.9℃;风沙灾害频繁,地表径流洪枯悬殊,春季占9.3%、夏季占76.8%土壤为风沙土,植被是以柽柳、胡杨、骆驼刺、花花柴等为主的沙生、旱生植被。
研究方向:绿洲生态系统稳定性,荒漠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荒漠化过程及防治技术集成与示范,荒漠生态系统演化过程既对全球变化响应。
承担项目:近5年承担国家各类科研项目16项,累计资金3500余万元,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发表论文: 近5年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篇。部分论文在《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Tree physiology》、《Plant and soil》、《Journal of Plant Ecology》、《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中国沙漠》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
数据积累:2005-至今,气象观测数据、土壤水分和养分数据、地下水位数据、生物监测数据、骆驼刺根系生长实验数据、昆仑山前山带荒漠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生长、生理和生化研究数据等。
基础设施:现有大型或成套仪器36台(套),包括风沙梯度观测系统、便携式光合仪、植物水势仪、氧电极等;现保存有土壤样品1000份,植物标本800份,水分样品500余份。
策勒站开展野外工作
实验样地:建有实验研究和长期监测样地15块,包括天然荒漠综合观测样地和辅助观测样地2块、绿洲农田综合观测样地和辅助观测样地7块、骆驼刺综合试验样地1块、风沙运动梯度观测样地3块、根系生长观测样地2块。
策勒站生态防护林带
策勒站林草配置试验示范区
策勒站沙漠桑育苗基地
策勒站中日沙尘暴监测场
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站长:曾凡江
通信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818号
邮政编码:830011
联系电话:0991-7885300
电子信箱:zengfj@ms.xjb.ac.cn
版权所有中国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观测野外站联盟
联系人:宋创业 联系电话:010-62836633 Emai:songcy@ibcas.ac.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